詞條
詞條說明
成裕燒坊酒創始淵源,有一段感人至深的孝親故事。成裕燒坊創始人華聯輝經營鹽業,其祖母提起年輕時曾喝過茅臺鎮一種美酒,后一直念念不忘。 華聯輝聽聞此事,尋遍茅臺鎮,但因戰亂,過去酒坊已被夷為平地。于是,華聯輝買下舊酒坊,招募老酒師,終得佳釀。起先此酒僅限家庭飲用或饋贈親友。后因酒質優良,求酒者接踵而至。華聯輝遂將酒坊擴大,增加酒量,正式對外營業,并定名為“成裕燒坊。” 以孝之初心醞釀的孝善美酒,承載中
茅酒之源:1986年,成裕燒坊烤酒房舊址被認定為“茅酒之源”,2013年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2018年被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評定為國家工業遺產。成裕燒坊作為茅臺的前身,其創始人華聯輝奠基茅酒之源。 華家先祖華銘軒醫術精湛,醫德高尚,深得鄉民稱贊,加之善于經營,家道興旺,但因為戰亂影響,染病離世,華家次子華聯輝接掌華家產業,開啟了黔北華氏家族的新篇章。 華聯輝從小在家中讀書,年齡稍大一點后,且讀
茅臺酒名甲天下,是以其產地茅臺鎮命名的,就在貴州省仁懷城西北近15公里的赤水河畔。三四百年前,這里還到處長滿莽莽蒼蒼的茅草,人們就叫它茅草村,簡稱茅村。公元1745年(乾隆十年),清政府組織開修河道,舟楫暢通茅村。茅村成為川鹽入黔水陸交接的要沖,一度成為擁有6條大街的集鎮,而且寒婆嶺下有一個土臺,又改稱茅村為茅臺。那么這里的美酒起源你知多少? 公元前135年(西漢建元6年),漢武帝劉徹使臣唐蒙出使
茅臺作為醬酒之鄉,有著獨特的中國文化酒的韻味,對于喜歡喝酒的人來說,一定要去一次茅臺鎮,才能真正地領略到醬酒之美,才能享受那種穿越古今的厚重感,才能將你愛酒的感情更加深厚,到了茅臺鎮才能身心感受中國醬香的生命力與滲透力。 不到茅臺無法親身想像中國白酒到底好在哪,也無法從心底迸發出難以言說的悸動。當然,未到酒都茅臺,只能積攢關于醬酒工藝、風味的文字信息,到了茅臺鎮才能身心感受中國醬香的生命力與滲透力